青海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时间:2024年04月26日 来源:

淘美克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避难硐室的科技企业。我们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通过不断追求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避难解决方案。淘美克避难硐室采用有强度和耐用的材料制造,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的产品性能和安全性。我们致力于为矿山工人提供安全可靠的避难解决方案。我们的矿井下避难硐室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制造,具备多重防护功能,可以有效应对矿井事故和紧急情况,为矿工提供安全的庇护。系统配备了备用电源,确保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青海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青海避难硐室管理制度,紧急避险系统

煤矿的安全问题是阻碍煤矿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煤矿一直受到火灾、水灾、瓦斯、顶板冒落等影响,每年在煤矿行业都会发生大量此类灾害事件,许多煤矿井下工人都因此受到伤害,严重者失去宝贵的生命。因此,紧急避险系统是煤矿应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灾难来临时,可以及时保障煤矿工人免受生命危险。紧急避险场所是煤矿发生突然的重大灾难性事件时的临时安置地,建设煤矿紧急避难系统,能够在发生灾难时,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忻州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矿山,适应性强。

青海避难硐室管理制度,紧急避险系统

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钟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特用接口和供水阀门。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调度室的电话。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及时补充或移动紧急避险设施等。

国家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采区避难硐室(又称避险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高瓦斯和低瓦斯矿井,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步行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同时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硐室通过联通救援渠道,能够及时传递信息、请求救援和获取指导,为救援行动提供及时的情报。

青海避难硐室管理制度,紧急避险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首先在对全体入井人员装备安全、可靠、轻便、有效时间长的“隔离式自救器”基础上,又要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它人员比较集中的固定地点装备移动式救生舱。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在各主要生产区域建设井下避难硐室,为矿井形成一个适应性强的、多级功能的、完善有效的井下紧急避险防护体系。结合各矿井采掘接续和巷道布置实际,吸纳国内煤矿建设井下避难硐室的成功经验,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发展创新、完善功能、提升标准,保证煤矿井下应急安全避险救援,增强矿井防灾抗灾救灾的综合能力。遇到危险时,系统引导矿工迅速撤离,避开危险区域。晋中六大紧急避险系统

硐室内配备紧急救护设施和医疗物资,能够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和提供紧急医疗支持。青海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南非的一个金矿主在一次矿山大火中,让矿工躲在开拓端,并打开压缩气线路,将全部矿工从危难中救出,从而形成了建立救生站的理念。2003年和2004年,南非的两个特大金矿,分别发生了停电和火灾事故。当时,一个金矿有3400多人下井,280人被救护队员从井下各个避难所救出,9人死亡;另一个金矿当时有2600人下井,事故发生后有52人失踪,2天后,救护队员在井下的避难所和救生舱里找到了他们,52名失踪矿工安然无恙。这两起成功的救援案例,在世界矿山安全生产领域广为传颂,井下救生舱由此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青海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